《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3 11:21:39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筝》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理解“乐坏了”等词的意思,会写“祝、幸、福”三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3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直观形象

1、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图。

2、强调“风筝”连读应为轻声。

3、揭题:“纸船是水中漂的,风筝是空中飘的,一个是天上的,一个是地上的,它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学习了这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畅,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词。

3、检查带生字的句子。(出示)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一)导读1~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导读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读3~6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 3 4 5 6

(二)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区分“飘”和“漂”

(1)“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2)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3)让学生将飘荡 飘流 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

4、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为什么?

5、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三)不知不觉大家都被感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松鼠把一只只纸……”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小朋友,下一节课我们再在课上交流好不好?

三、写字训练:

过渡:让我们对所有的朋友说——祝你幸福!祝你快乐!让我们把祝福写下来吧!重点写好这三个生字!观察一下,怎么写好看?

(一)提示:

1、“祝”、“福”左窄右宽,示字旁的笔顺;

2、“幸”横笔很多,注意主横的突出。

(二)把祝福写在属于你的纸船和风筝上。(注意写字姿势)

(三)把祝福送给你的朋友——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现场听课的老师。

《风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写扎、抓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背诵《走山路》

师:“小猪、小兔和小鹿真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对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筝(轻声)

二、复习词语,巩固生字:

1、师:“课题读得这么好,这些词语能读好吗?”齐读、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读好“扎”“抓”“筝”“幸”松)

2、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回顾课文,出示板书:

师:“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主人公?”“它们住在哪里?”“是什么使它们成为好朋友?”(板图)

四、师生角色对话,学习第3、5自然段:

1、师生对话:“我是小松鼠,我要把这一只装着松果和祝福的纸船送给小熊。”师对生“小熊,祝你快乐!”生回答。(送纸船)

2、观察图片,朗读第3、5段。

师:“图上的小熊是什么表情?”“看看这只小松鼠,它又是什么表情呢?”“它为什么乐呢?”个别展示读,齐读。

3、四人小组读3、5段。

五、配乐齐读1——6段。

六、师配乐范读7——11段。

师:是呀,纸船和风筝传递了小熊和松鼠相互的祝福,使它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正当它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

七、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八、理解“漂流、飘荡”:

1、师:看这两个词语,齐读。你觉得贴在哪合适?(生贴)说说为什么?(顺水漂流、随风飘荡) ……此处隐藏14605个字……/p>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这就是“憧憬”)

(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给“依然”换换词语。

(3)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

(4)我们把名字写在风筝的翅膀上,有什么意义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4)展示朗读。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丧、磨”。

一、检查。

1、 认读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并用“翩翩飞舞”说话练习。

3、看到风筝飞上天,我们快乐地喊着,会喊些什么?

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5、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4、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总结。

1、 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着急,难过,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筝》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20课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瞧!我还带来了见面礼。送礼。我们来一起去学习一篇课文吧!

板书:纸船和风筝 齐读课题

二、巩固复习。

课题读得真响亮,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出示生词。)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幸福 快乐 漂流 飘荡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这儿美吗?(2)贴房子。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你们看它们多开心呀!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那就快快打开书到课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谁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区别“漂”和“飘”。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用手势演一演:“漂呀漂、飘呀飘”读一读这两个句子。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说一说发现。总结。

(3)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

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指名读。同学评。

过渡语: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还有互相祝福的话,能不高兴吗?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随机摘下纸船和风筝)

(4)听到这你们此时心情怎样?

3.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他

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把想法先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4.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

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结果怎样?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

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读。

1:自己读,让大家给评一评。

2:想听听谁读,然后学一学他。

3:自己想读一读,请老师评价一下。

四、拓展练习。

(1) 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些

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

如果以后你和你的伙伴闹了别扭你会怎么做?

总结:大家说得太好了,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你的伙伴,愿我们同学们永远是朋友!

五、作业。

设计贺卡或制作图片送给好朋友,送去对他们的祝福。

课后反思:

一、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参与

本节课的教学力争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参与,创设愉悦可持续型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课上利用简笔画、贴图、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分清“山顶、山脚”“两个小动物的家”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二、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我们教师把讲解强加给学生的。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

《《风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