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说课稿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解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而在于美丽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知道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院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2.编写意图: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选编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释。课文着重让学生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同时还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手法。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功底,能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悟。在一次次不同形式、不同目的的朗读过程中,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步加深。学生在过去的语文学习和课外的阅读中,已经大概获知了不少科学技术成就,了解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将本次活动小专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在将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去感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2、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五、说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资料,新词,重点词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六、说教法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窗口和平台,不能再将它视为语文教学的全部或大部时空。以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背景、大舞台来观照课堂,它只是一个窗口,一个平台,课堂之于生活,就如码头之于江河,亭台之于秀山,本课教法的总体结构是以阅读教学为主,抓住文章的题眼“美丽”,“美丽”既指居里夫人的外在美:端庄美丽;又着重指她的人格美、精神美。刚开始读时,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但是随着课文一遍遍的朗读,结合问题的思考,学生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沿着“百年”“美丽”这条主线展开学习,同时补充一些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居里夫人的了解。教师还准备了相关内容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说学法
在学法方面,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朗读方法,因此,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亲自读、亲自画、亲自写、亲自议的方法,彼此交流心得体会,去感悟课文真谛并加深理解,体会居里夫人的高尚人格魅力,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八、说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深入体会居里夫人“美丽”的含义,感受她可贵的科学精神和高贵的人格魅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居里夫人的美,谁来说说她的外在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自由回答)
3、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不仅表现在她的容貌,更表现在她高贵的人格和美丽的心灵。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居里夫人的“美”。
二、抓住题眼,品读感悟
1、关于“美丽的探讨”。
(1)默读全文,划出有关表现居里夫人高贵人格和美丽心灵的语句,并在旁边作出批注。
(2)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读悟结合。
(3)现在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例: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师):课文那个部分让你的感受最深?
(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最能体现她的坚定、刚毅和顽强的精神。
(4)教师随机总结,归纳如下:
a、巨大贡献是美。
关注语句。(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并指导朗读)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每个人心中”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两次诺贝尔奖金”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提问居里夫人是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关注语句(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并指导朗读。)
“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别人摘叶她问根。”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点点烧痕。”
“镭射线也在……苍白乏力”。
c、淡泊名利是美。
“她视名利如粪土……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宠坏的人”。
三、回顾整体,提升认识
1、老师:美丽的容颜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而优秀的品质将永存。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1)百年是虚词:
永恒: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她所取得的成就和她优秀的品质将永存。
(生):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她对科学执着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这种“美”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在于她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美丽”已经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2)作者被居里夫人的事迹所感动,整篇文章充满了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意 ……此处隐藏4644个字……印象?齐读。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预设: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妈妈有没有得救?等)
(三)初步感知 学习字词
1.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大声读一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刚才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句子好象有点难读。
出示句子: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一检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a生字 “阑”,猜字谜。b“捡”“检”句子辨析。
3.出示生字卡片,看,生字宝宝从句子中钻了出来,来,一起和他们打声招呼吧。齐读3遍。
4.刚才我们小朋友认真地读了课文,现在请你说说读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3个)先静静地思考一下。
5.你能不能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爱迪生七岁的时候,妈妈 ,爱迪生 救了妈妈的命。先静静地思考一下。
指名说——说给同桌听一听。
(四)学习课文2、3段。
(1)细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情况危急。
1.刚才小朋友都提到了急性阑尾炎,那么什么叫急性阑尾炎?小朋友们知道吗?让我们来听听权威人士——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2.不幸的是爱迪生的妈妈也得了急性阑尾炎,她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有100多年,那时医学比较落后,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等待她的只有两个字——死亡。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危急?划下来,好吗?
预设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课件出示)
(1)说说你的想法。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直打滚”是什么样子的呀?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瞧,躺在床上的妈妈,她感到越来越疼了,请你想象一下,妈妈会疼得 。
(3)当我们看到妈妈的痛苦,听到妈妈的叫喊,我们的心里急(指板书)得像一团火一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2: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说多点几盏油灯吧!” 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1)小朋友们,请你们也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急”?大家急得团团转。谁急?爸爸急、医生急、爱迪生急等。
(2)爸爸、医生、爱迪生他们为什么急得团团转?请小朋友用心地读读这个句子,思考一下。
(3)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那医生有没有想办法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随机理解“环顾四周”和“迟疑片刻”,体会医生的无奈和矛盾。
(4)还有吗?大家为什么急得团团转?(爸爸想的办法不行)你从哪里知道的?(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现在你就是医生,你能不能来做一做“连连说不行”是怎样的?
(5)医生想不出办法,爸爸好不容易想的办法还是不行,那就赶快把妈妈送医院吧!(不行)为什么不行?马上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来不及,马上,几十里外)
(6)不做手术行不行?送医院行不行?在房间里做手术行不行?这可怎么办啊?大家急得——团团转(生跟读)
(7)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情景呢?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五)回顾板书,设置悬念。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了二三自然段,这一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妈妈疼得直打滚,送医院又来不及,家里光线太暗,大家急得团团转,真是急!急!急!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突然爱迪生却一溜烟似的跑了出去。他要去干什么呢?他到底会怎么救妈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六)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并能给它组个词。
(七)写字指导。
学写三个字和一个词:油 团 炎 检查
30、爱 迪 生 救 妈 妈
急 !
直打滚 来不及 光线暗 团团转
说课稿 篇6各位老师:
大家好!
能站在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师研修与培训会选修课教学观摩的课堂中执教,现在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说实话,我也非常紧张。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是第一次参与大型公开课,和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接触选修教材。从八月初接到任务开始我端正态度,认真思考,可心情却一直忐忑不安。
为了准备这堂课,半个月来可以说书中、网上所有的相关资料被我搜罗一空,可是只找到只词片语,当时甚至连教师教学用书也无处可寻。怎么办?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惶恐不安,痛苦不堪。修辞,这么深广的内容,仅仅一堂课我能讲好吗?要求再低一点,我能讲清楚吗?怎么讲呢?无奈之下,我想万变不离其宗,认真吃透教材才是根本。于是花了几天的功夫反复研究本节内容。我发现其实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的知识点并不深奥,学生早已接触了解,关键应落到应用二字上。联系教授的这一节应该就是运用修辞能力的训练。所以由此我决定突破口是修辞的日常运用核心——修辞格以能力训练为中心,以期达到短短一节课既了解修辞的内容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设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思路和操作怎样衔接?如何引入?如何结束?中间采用何种教学活动方式?自己思考自己创作自己组织,结果教案初稿混乱一气、不知所云。市教研室教研员陈信怀老师、安庆石化一中的周宗富老师以及我们安庆二中这个语文团队冒着酷暑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建议,让我意识到急功近利、面面俱到只会事倍功半。吸取了教训,接下来我大刀阔斧,三易其稿,突出重点、简化环节,终于形成了现在教学设计:了解修辞——运用修辞——掌控修辞。目的正是本册语言文字应用教材所强调的,不是告诉式而是启发式,不是炒冷饭而是现学现做。结合实际情况为我自己的学生打造一个运用修辞提升表达的阶梯和平台,最终锻炼能力,为高考为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服务。
第一节课后,省教科所杨桦、傅继业老师认真地点评了我的课堂教学,指点了改进的措施,许多听课老师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陈老师和周老师又对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提出了修改意见,第二节课,我渐渐地找到了感觉。
现在教学已经结束。无论效果如何我心中的石头已经落了地。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基本完成了各项教学环节,师生配合较好,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但我个人的小毛病,如语速稍快,普通话不太标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由于宗旨是深入浅出,教学目标定位虽不低,可实际操作的实例较浅,必然会造成教学内涵不深刻,小处看了笔,大处却把握不够。结构上我从修辞手法的定义到作用到运用到最后的掌握掌控,采用了层递式,是否十分准确,还有待和各位老师进一步商榷。
从准备到实践再到现在结束,我曾经十分苦恼郁闷,可就在刚才课上看到学生的笑脸,课下回味学生优秀的表现,我又深感欣慰。痛并快乐着,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吧。这是我的一点小小感想,衷心期待各位老师的斧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