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文”、“得”、“快”、“朋”、“相”、“和”、“亮”等字,学习部首“禾 ”,积累“云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 画一画,圈一圈,认读文中二类字,摘星星、云彩游戏巩固二类字认读。
(2) 演一演,看一看理解文中判断事物运动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景色。
2.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在晴朗的天空中,太阳公公照耀大地累了,躲到西山后睡觉了,谁来值晚上的班呢?哦!原来月亮婆婆从东方升起来继续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可当第二天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月亮婆婆哪去了呢?(从西方落下)
2、在月亮婆婆从东升到西落的整晚中,还有许多的调皮的云彩弟弟伴随着,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就一起来读一读《月亮和云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好 “亮” “彩”。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屏幕,指名反馈。(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发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
3、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读两遍。
4、反馈生字学习情况。
(1)屏幕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亮 彩 暗 张 李 文 相 却 确实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5、游戏:给生字宝宝排排队吧!检查熟读生字新词的情况。
6、再读课文,读文中巩固生字的认读。思考:几个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教师导读:同学们,大勇和小文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的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反馈.
(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2)大勇发现月亮比云彩跑得快。
(3)小文发现云彩比月亮跑得快。
四、品读,理解。
句子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1)你见过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吗?是什么样的.
(2)教具演示,帮助理解“穿行”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3)指导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4)屏幕显示,请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小猫钓鱼时,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 )。
下课时,我一会儿( ),一会儿( )。
( )时,( )一会儿( ),一会儿( )。
句子2:大勇说:“月亮在云彩里跑的真快”。李小文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文”、“得”、“快”、“朋”、“相”、“和”、“亮”等字,学习部首“禾”,积累“云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景色。
2、生字词语卡片、课文的相关图片。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回去认真观察夜晚的天空了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自己观察的结果)
2、导读: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认真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秘密呢!(教师板书课题)
3、出示生字“亮”和“彩”,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强调“彩”的读音)
4、指导读课题,特别是轻声词语“月亮”和“云彩”。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教师的停顿以及情感表现。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3、全班齐读,反馈读的情况。
4、教师适当地评价。
5,指名读,其他同学圈出生字新词。
6、反馈图画生字新词的情况。
7、学生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
8、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再强调。
9、用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练习。
10、游戏:运用摘云彩和月亮的方式,检查熟读生字新词的情况。
11、再读课文,读文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教师导读:同学们,大勇和小文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2、学生自由反馈、
(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2)大勇发现月亮比云彩跑得快。
(3)小文发现云彩比月亮跑得快。
3、品读,理解。
(1)教师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像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云彩和月亮的图片,请学生演示“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帮助理解‘穿行”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3)请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教师导读,看着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大勇说:。
(5)讨论,小朋友们相信大勇的话吗?说出你的理由。
(6)集体交流。(理解“相信”)
(7)教师导读:可是小文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
(8)大伙一开始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
……此处隐藏8712个字……练习说话
5、同学们刚才用自己的话讲的也不错,那我们再看看文中是不是描写的更准确,更简单明了。出示填空:他们看见(),一会儿(),一会儿()。
6、让学生结合所看视频,用动作解释“穿行”(月亮在云的缝隙间通过)、“一会儿”“明”、“暗”(提问:为什么一会儿明,一会儿暗?指出这是一对反义词,指名学生书空笔顺,并组词理解字词意思,教师适当评价)
7、指导朗读,提醒注意读好轻声音和“一”的变调的读音。
8、配乐朗读全段,齐读,指名读。
过渡:看到这样的现象,院子里的小朋友怎么想的呢?要是是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刚才同学们说的不错,那我们看看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出示丁大勇、李小文的话。分角色朗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呢?(指导朗读,注意标点符号,读出语气)
2、你觉得他们俩谁的有道理,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讨论。?
3、那李小文想了什么方法证明他的看法。
4、结果怎么样?播放视频,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体会“果然”一词的意思。
5、到这里课文结束了,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有学生能够问出:为什么到树杈那里看就是月亮不动云在动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就像我们从飞驰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房屋,似乎我们是不动的,而们在往后退。月亮和云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20、司马光》练习题展示自我 体验成功──《语文园地三》教学有感《兰兰过桥》教学实录升国旗教学设计《j q x》片断赏析《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画家乡教学设计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案例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6、总结提升
(1)学了这篇课文,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2)如果李小文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李小文说什么?
(3)观看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古诗视频,教师总结,要善于细心观察,从而发现大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更多秘密。让我们都来做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孩子。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文
朋 暗 明 快
亮 穿 李
2、讨论字体分别是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3、讨论书写注意点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1、学习“亮、穿”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认识它吗?月亮;云彩。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月亮和云彩》这篇课文。
2、学习生字:“亮”
3、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第一行都带有轻声;第二行是人名。
二、精读感悟
1、教学第一段
(1)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他们发现了什么?
(2)理解:“穿行”
学习生字“穿”。
你知道什么叫“穿行”吗?——情境演示
你还在哪里见过“穿行”的情景?
()在()穿行。
生自由说——
蜜蜂在花丛中穿行。c
(3)现在你理解“穿行”的意思了吗?——再读句子!
(4)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景象呢?
——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月亮为什么会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呢?指名说。
师图片解说。
你知道“一会儿”是怎样的感觉吗?(很快的)
你能读出来吗?
——“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5)句式练习“一会儿……一会儿”
音乐课上,小红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妈妈在家里一会儿(),一会儿()。
(6)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教学第二段
面对这么神奇的景象,小伙伴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要求:用“”画出丁大勇说的话,用“~~”画出李小文说的话。
(2)交流:
丁大勇说什么?
李小文说什么?
(3)观察:丁大勇说的话最后用了一个什么符号?该怎么读?
(4)李小文的想法和丁大勇的——不一样!
“是……不是……”——表示李小文说这句话时态度很——肯定!
男、女生分角色读——
(5)讨论:究竟是月亮快还是云彩快呢?
李小文是怎样证明自己的想法的?
——“李小文叫大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里看月亮。”
理解:“树杈”?
从树杈里看月亮,你看到什么现象呢?
理解:“果然”
(6)此时,站在一旁的丁大勇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7)李小文真是个——()的孩子。
——一起读第2自然段。
三、填一填:
根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月亮云彩跑得快晚上
一天,几个小朋友看见在里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的事。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自然界和宇宙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一花、一草、一星、一云,都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五、书写生字:“亮”、“穿”
教学反思:
《月亮与云彩》一课主要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而李小文用在树杈里看月亮的办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整堂课上完,颇有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堂课我利用图片观察、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的解决了课文的难点。如“穿行”一词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我通过演一演的形式,让三名学生做云彩,演示月亮穿行的过程。学生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自然就明白了穿行的意思,然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穿行”说话,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
但这节课上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朗读指导上不够到位与深入,有些关键词句如“一会儿明,一会儿暗”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引导读好,其次在某些教学环节上略显仓促,尤其是“果然”一词,没能有效地落实到位。备课时,我就觉得“果然”比较难处理,所以课堂上我只是蜻蜓点水地带过,事后发现学生其实根本没有真正理解,究竟怎么有效处理“果然”这个词?我很费解,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去请教了语文教学底蕴一贯丰厚的李校,在李校智慧的引领下,我终于恍然大悟!很感谢李校的悉心帮助!同时也希望听课的教学行家——各位兄弟姐妹多提改进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