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2 05:12:5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葫芦丝等实物,葫芦图片背后生字,生字卡片,磁性小黑板,磁铁,双面胶,两幅对比图,虫子,人图,句子对比纸条。叶子和果子关系图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葫芦)对,是葫芦。翻图片看“葫芦”两字。看,都是草字头,草字头和什么有关?(植物)葫芦是一种植物,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工艺品用。比如:用来做葫芦丝,舀水的瓢等。它的用处可真大啊,你喜欢葫芦吗?(喜欢)!

葫芦用处这么大,你想要吗?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既然想要,那我们就要读出急迫的语气。再读两遍。

提问:这里面的“我”当然不是你们,是谁呢?他得到了葫芦吗?我们还是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们听听,请你们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起本课的生字,看老师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1. 老师范读,生圈字。

2. 读生字:同学们都把字圈好了吗?请在小组里把这些生字读一读——老师贴生字卡片——请你们一起来给生字注上拼音,师写生读——说说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邻”分别和谁长得很像,编绕口令:哇哇哇,换个虫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点生快读——做一做,连线。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看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会读了,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画。

看到第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人,葫芦,葫芦叶子)

那么你知道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这葫芦长得怎样呢?请你们画出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相机板书:绿叶——开花——葫芦(可爱)

是啊,多么可爱的葫芦哇!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盯,每天,都,几次”相机板画。是啊,这个人多么喜欢葫芦啊,那他一定会把葫芦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结出大大的葫芦来的,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二)看图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人吃惊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这可爱的葫芦落了!你能带着惋惜的语气再来读一读吗?

板书:落了

看看这个人也很吃惊,这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他怎么让葫芦就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虫子)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小组里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人看到了虫子爬在叶子是不在乎的。)相机板书:生虫子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第一个句子好,反问句加重了语气,更加证明了这个人的无知)相机板书:不治

这个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认为什么不重要?(他认为叶子不重要)

那叶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吗?演示植物的叶子跟果子的关系图。总结: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长大长好,是要经过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视结果,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再来劝劝这位只想要葫芦的人吧。分角色读。师旁白,男生读这个人的话,女生读邻居的话。

同学们,刚才你们读完,老师就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跟这个故事很像:有个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着,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课的时候他却不认真,要做的作业经常不做完……

你们来猜一猜后来他能考全班第一吗?为什么?总结,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点一滴的努力的!谢谢今天这篇课文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去品味这个故事吧!!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总结板书: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个人种了一棵( ),葫芦长叶,开花,结出了( ),后来葫芦的叶子上( ),这个人不去( ),最后葫芦都( )。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人经过了此事之后,他会学聪明吗?如果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又长了虫子,他会怎么做呢?

五.作业

1.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开花 ↗可爱

绿叶↗ 不治 ↘葫芦

————→ ↘黄、落

生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特别爱看动画片,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好,请欣赏。(播放动画)

2、好,我们就欣赏到这儿。里面的小葫芦真可爱!你们喜欢小葫芦吗?有一个人也很喜欢小葫芦,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葫芦的故事,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3、“芦”字单独读lú,组成词读轻声。

4、齐读课题,小声读,不出声地读课题。

5、现在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我是谁?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要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1)、孩子们,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响亮地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可以借助拼音、字典,多读几遍,还可以请同桌小老师帮忙。开始吧。

(2)、自读完后,同桌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2、检查生字词

(1)“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课件出示词语)看谁摘的葫芦多 ……此处隐藏22657个字……我们分角色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七)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1.孩子们,还记得吗,在种葫芦的人种下这棵葫芦后,出示课件: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而现在──(生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出示课件: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老师读)现在却──(生读)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设计意图】前后对比读文,再次强调葫芦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

哎──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么令人惋惜啊!让我们再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谈话总结:太感谢你们让我知道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叶子生蚜虫,葫芦也会长不好。不仅葫芦是这样,其实,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着联系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下一棵葫芦,他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有一天,种葫芦的人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他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了?

请你按照看、想、说、做的顺序说一说吧!

先自己小声说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语言实践与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按照文中第二段的写作方法“看、想、说、做”说一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人和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坐井观天》,认识青蛙的错误,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复习旧知,回顾从小白兔种白菜,小松鼠找花生,棉花姑娘的故事里,积累地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懂得植物生长的过程 播种 生根 长叶开花 结果。叶子和根为植物输送养分等。叶子和果有关系。为学习本课最好准备。

完成填空练习;农民伯伯把谷子种在地里,他们想要的是谷子;果农伯伯把果树种下,他们想要的是果子;农民把棉花种在地里,他们要的是棉花……

一位读书人,把葫芦种在地里,他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认读葫芦,指导读好课题。

根据课前查阅资料,各自介绍对葫芦的了解。课前,季涵毅同学很有心,特意带来了三个家里收获的三个小葫芦给老师做教具。

正好请季涵毅介绍自己种的葫芦,和葫芦的作用。种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啦,师相机给学生介绍有关葫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

重点学习“芦”加一加,比一比,并扩词 指导读好轻声词 葫芦

学习 哇 换一换 ,用上“哇”说一句话。

比一比 挂 结合学过的课文“茄子高高挂灯笼”“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等体会其中“挂”的轻盈和生动。为学文体会小葫芦的可爱做铺垫。

盯的读音和字音,比较 盯和看的区别,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邻 的读音,组词 邻居,结合文本,预先做铺垫 相机借助学生组词 邻里之间左邻右舍 等让学生谈谈怎样才是好邻居,如能和睦相处的,关心对方的,热心帮助的……

3、自由读文,画出重点词句识字。

4、指名读文,指导读好重点词句

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每天

一些蚜虫 自言自语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 很奇怪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5、指名根据刚才学习的词语和句子,大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品析词句,感悟文本内涵受到启发

1、看图,仔细观察葫芦长的怎样?从种葫芦人的表情感受他的内心。

从细长的葫芦藤 油油的绿叶 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满脸的喜悦,感受葫芦长势喜人。激发学生想象,这棵葫芦在清晨,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下,在夕阳余晖中的茁壮成长的美丽姿态,感受种葫芦人的喜悦自得的心情,想象这个种葫芦人对这些挂在藤上的小葫芦的极度喜爱之情。

对照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和图对应的词语。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葫芦长势喜人和葫芦的可爱,感受叶子和小葫芦的生长密切相关。

采用“夸一夸我的葫芦”的形式,让学生扮读演种葫芦,读好词语“细长”“长满”“雪白”“挂”“小葫芦”“多么可爱”来夸赞葫芦长得好,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师生互动,师说我也来夸夸我种的葫芦,巧妙地给生做了示范指导。

抓住词语“种了一棵葫芦”“每天”“看几次”,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一心想要葫芦的人,最后收获到大大的葫芦了吗?

2、图文对照学习第四小节

指导看图,看看这棵葫芦发生了哪些变化?种葫芦的人表情怎样,从他对葫芦极端喜爱中体会他的失望难过遗憾的心情。

读文,从词语“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体会种葫芦人的奇怪,吃惊,遗憾的心情,角色体验,有感情朗读。

种葫芦人结果什么也没收获到,他所有的辛劳都白费了,这就叫————徒劳无功。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犯了什么错导致他徒劳无功。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从种葫芦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不及时消灭蚜虫,却想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还“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畅想葫芦快快长大。角色体验,指名表演读。

设计采访环节,理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你的意思是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比较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同怕。

体会意思相同,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对比读感悟感叹句和陈述句的语气,并能拓展运用。

结合各自积累的植物生长的资料,劝告种葫芦人。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做事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和那只井底之蛙一样,这个种葫芦人还犯了什么错呢?

学习第三小节。结合学习词语“邻居”,学会关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

分角色朗读,师扮演种葫芦的人拿起一只小葫芦盯着葫芦,生扮演邻居,劝告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师故意盯着葫芦,奇怪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继续劝告,慢慢体会邻居着急关心,责备的语气,师一遍遍应对“什么?……”感受种葫芦人的固执,愚蠢。

比较句子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讨论种葫芦的人又犯了什么错?不听劝告,不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谈话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从这个故事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作业

1、抄写重点词句

2、写话 续写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