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三、教学重点:
学习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知道日记和作文的不同。
四、教学难点:
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点儿自己。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学习日记格式
过渡: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瞧瞧他们是谁?
1、课件显示:动画双胞胎分别出示作文和日记。
问:小朋友,你们发现我们哥俩有什么不同吗?
2、小组讨论。
3、动画小结:小朋友真棒,我叫日记,哥哥叫作文,我比哥哥开头多了月、日、星期和天气,哥哥比我多了题目,小朋友,你喜欢我吗?快来和我交朋友吧。
(一)学习生字
1、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老师正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记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指名答,教师板书。
3、小组分工读,指名读。
指导:“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
4、“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课件演示日记内容。
5、指名回答。
6、指名、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
(四)小结
写日记就要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的事记下来,而不是像记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罗列下来。
(一)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教师重点正音。
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应注意的事项。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有的字偏旁相同。教师抓住字形的相同点进行范写,让学生迁移运用。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
女字旁:撇点的撇写长一些,第三笔不要超过右边的撇。
日字旁:写得瘦长一些,折笔稍向里收。
妹:右边的部件上横短,下横长。
读:第五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第2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还认识我和哥哥吗?对了,我叫日记。还记得我和哥哥有什么不同吗?
2、学生回答课件提出的问题。
(二)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议。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
3、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4、老师范读,小组打擂台读,个人比赛读。
指导:要把“我”梦中开心的事,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5、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
a)阿英妹妹来自哪里?
b)阿英妹妹是个怎样的孩子?(失学、好学)
c)妈妈小气吗?
6、指名或齐读第二则日记,说说你感觉“我”是个怎样的人?
(三)巩固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请记字记得牢的同学说说记字方法。
3、自己再读读记记生字,同桌检查读生字。
4、完成“看看写写”练习。
(四)课后作业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日记。提示:
(1)今天你做了什么?
(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3)你最想干什么?
(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原文】
我刚把信塞进邮筒,觉得有人拽我的衣襟。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姑娘。她举着一封信,秋风吹得她直流鼻涕。
“叔叔,请您帮我把信放进去,我够不着。”
这真是一封奇怪的信,沉甸甸的,信封上贴着一张邮票,可是却一个字也没写。
“你几岁啦?”
“五岁半。”
“这里边装的什么呀?”
“槐树籽!”她骄傲地回答。
“槐树籽?”我不解地问。
“您不知道?”她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广播里说,全国都要支援西北种草种树。这槐树籽是我和小明一起拣的。我俩商量好了,这件事谁也不告诉!”
我掏出钢笔,在信封上工工整地写上:“甘肃省人民政府收,石家庄儿童寄。”
我抱起她,说“你亲自把信放进去吧!”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认识“姑、娘”等14个生字,会写“信、呀、怪”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字卡、词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 ……此处隐藏21707个字……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雪花)
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冰冰,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雹子)
2.师: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谜语。这个大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3.师:自己先来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看看书下的拼音,多读几遍。自己读,开始吧。
4.师:这个大谜底是什么?(水)
【设计意图】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体会本课的整体基调:生动、有趣、活泼,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兴趣。
(二)识字探究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请五位同学读一读,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明确读文要求,增强孩子们的自主性,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
2.水娃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请看大屏幕。看拼音读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呢?
(1)这里有四个字都带有“三点水”旁,找到相同与不同处。(浮、灌、溉、淹)
(2)这里还有一组词语呢?读一读。(暴躁)
编顺口溜:伸手会做操,有水能洗澡,遇火就干燥,着急暴躁就跺脚。
(3)师:偏旁部首表意思,有时候一个字的部首往往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字。
(4)还可以怎么记其余的字?两人互相说说。请小老师来上台,全班交流。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一读词语。(重点指导:稼,轻声;灾,平舌)
【设计意图】进行集中识字归类,让学生知道有的偏旁部首帮助我们了解字所表达的意思;有的读音相似,部分字形相同,但部首不同,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了。
5.师:下面我们再看两行词语。谁来读?
生: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师:如果请你只读第一行,你会发现什么?
生:第—行都是做好事,第二行都是做坏事
师:老师发现你不但反应快,而且很爱动脑筋。我们—起先读水宝宝为人类做的贡献。
生: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师:我们再读读水宝宝淘气的时候做的一些不好的事。
生: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师:这些词语都藏在句子里呢?请这位同学读。
生: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设计意图】随文学字。在语言环境中训练字、词、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识字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创意一定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学会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品词品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真读一、二自然段,找一找书中有哪些句子写水会变?
师:“我”是怎样变的呢?谁来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课件: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师:这时你变成了一朵飘浮的云。这里有一个词飘浮,你看云高高地飘起来了,请你再读一读。
师:是啊,同学们看,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升上天空,一个小水珠可不够,无数的小水珠连成一片,就成了云。
师:还有哪个小水珠也学会变云了?(指名读)
2.小魔术师又是怎么打扮出自己,它给自己准备了什么衣服呢?
生:白衣服,黑衣服,红衣服。
师:那它分别是什么时候用到这些衣服的呢?
总结:你说的是晴天的时候是吗?睛空万里,白云朵朵;快下雨的时候,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早晨与傍晚,那是朝霞与晚霞啊!
师:有了这不同的衣服,云可美丽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漂亮的云吧!
师:喜欢吗?自己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
3.师:同学们看,水会变,变成汽,变成云,还会变什么呢?(会变成雨,雹子,雪)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直观地展现水的循环变化过程,突破本文的难点。
师:你看,读懂课文了,云遇到冷风会变成雨、雹子、雪,雨、雹子、雪分别是怎么回到大地上来的呢?看大屏幕,谁会填,先自己填填看。
出示课件:飘、落、打。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_____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_____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_____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师:指名填。水珠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花是飘下来。
师:是啊!运用语言要形象准确,小花朵最轻最柔是飘下来,小硬球最重最有力是打下来,小雨滴不轻不重是落下来。
师:同学们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指名加动作读,齐读,能不能把三种变化背出来呢?
【设计意图】对重点词语的自主探究,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边听边想象,说说看到了什么?
(2)小组比赛读,体会朗读时语气的变化。
5.提问:怎么读第四自然段,同学们出出主意。
(1)男、女同学合作读。
(2)讨论说说“我”还会做哪些好事、坏事?理解“帮助”与“灾害”都有哪些?
(3)资料交流:人们想出了什么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6.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
(1)自由背诵,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四)书写指导
1.师:水娃娃真有趣,不但在生活中会变,在大自然中会变,而且在汉字中也会变。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出示课件,学生字)
生:在“黑”字里,水变成了“四点底”。
生:在“池”字中,水变成了“三点水”。
生:在“冲”字中,水变成了“两点水”。
师:是啊,水宝宝真顽皮,在有的字里变成两点水,在有的字里变成三点水,当他压在底下时,又变成了四点底。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前两个字──冲、池。
书写指导:
两点水:在横中线两边,上下两笔要呼应,距离不宜太开。
三点水:第一笔为右点,第二笔右点略偏左,第三笔为提,三笔不宜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有弧度。
2.教师提醒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一拳、一尺和一寸,字要写得正确、美观。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指导重点笔画,区分不同点。重视学生的汉字书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拓展延伸
1.背一背: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内容。
2.查一查:关于水的小知识,与同学交流。
3.推荐图书:《水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