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精神。以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能力:面对遇到的困难,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的能力。
知识:认识自强的重要作用,明白走上自强之路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强的意义、自强的方法和途径是重点,人生当自强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自强人物的信息,预习课文内容;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课题《描绘自强人生》,背景音乐:刘德华《Evryone isNO。1》
师: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共同描绘自强人生。(板书)描绘自强人生
师: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中,肯定有不少体育爱好者,(师询问几位同学的爱好)如果一个人少了一条腿,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参加这些活动?
生:表示怀疑。
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单腿跳高。同学们把座椅往里放放,看看自己单腿能不能跳得很高呢?要注意安全,别碰着!怎么样?
生:很困难,做不到。
师:确实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有一个人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想知道他是谁吗?
多媒体展示:侯斌跃杆的图片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多媒体展示:自强者之歌
记残奥会“三连冠”——侯斌
9岁那年在车祸中他失去了左腿。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主动调整自己,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别看比别人少了一条腿,可我干什么都不差!”从1994年起,他几乎囊括所有国际跳高F42级比赛的冠军,并取得了残奥会“三连冠”。他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去迎接一切挑战。生活中,他爱好广泛,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他的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演电影、主持节目、做讲座……他向社会展示着、奉献着,也创造着自己的美好人生。这就是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奖章获得者侯斌。
多媒体展示:感悟自强
1、在侯斌的精彩人生中,他始终坚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2、侯斌的故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间3分钟左右。
生:分组讨论,师做以调控引导。
师:好,时间到。现在请各小组发言。
生:分组展示。
师:(通过点评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掌握自强的表现)由此可见,自强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才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师: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他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相反,一个自弃的人畏惧困难和挫折,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会主动败下阵来。
多媒体展示:1、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有像侯斌一样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同学,请说说他们的感人故事。
多媒体展示:寻找我们身边的榜样
生:各小组发言。
师:针对同学的发言做以点评。
师:一个人需要自强精神,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也需要自强精神,自强不息更是全人类共有的优秀品质。
多媒体展示:知识竞赛
中国自强人物知多少?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搜集到的人物进行交流。在规定的4分钟时间内看哪个小组抢答的最多就算获胜。
师:看来课下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搜集准备工作,这也说明我们在学习上已经学会了自立,走向了自强。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都具备了这种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多媒体展示:2、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师:刚才我们明确了自强的意义(板书),我们怎样才能掌握自强的方法,走上自强之路呢?(板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情景再现。
多媒体展示:走自强之路
多媒体展示:情景再现
情境一:小静家庭条件优越,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她就过着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学习成绩好坏、今后人生路该怎么走对她来说无所谓,反正父母有的是钱。
情境二:刚升入中学,小刚就制订出一个详实的学习计划:比如按时起床、及时完成作业、独立解决问题等等。刚开始几天小刚认真执行计划,不出两个星期他就坚持不住了。
情境三:小涛是个要强的同学,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今年表哥考上北大后,小涛暗下决心:每次都必须考班级第一,争取早日考上清华大学。但这次期中检测小涛只考了班级第七名,小涛对自己失望极了。
师:小组讨论: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对不对?存在什么问题?
生:讨论并回答。
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道理:①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追求;②目标要正确,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③有了正确的目标必须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同时要让学生懂得:为人生目标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多媒体展示: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
师: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比这三位同学,同学们自己身上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呢?准备怎么去克服?
生:各小组同学积极进行自评和互评。
师: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多媒体展示: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师:生活中我们自身的弱点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战胜这些弱点,超越自我,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约束自己,就一定能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多媒体展示:3、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多媒体展示:收获与展示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请同学们以“做自强的中国人”为主题,进行60秒即兴演讲。
生:积极作即兴演讲。
师:对同学的演讲做以点评。最后送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此处隐藏26455个字……当。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正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
生2:我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生3:我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生4: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一般,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比喻,比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就很新颖。
……
教师小结:文学欣赏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2、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概述一个场面,由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第二小组:第二个场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他们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寻找坑道深处埋藏的矿物,并乐此不疲,非常快乐。
第三小组:第三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描写他们的性格和情态,辛劳和勇敢。
第四小组: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琐碎、微小,但他们是那样专心、细致、勤奋,工场不大.但生活的空间很大。
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几种人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奋斗、劳作的场景。这样看来,作者把“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3、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学生按刚才的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是第一小组体会“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教师随机点拨。
成果展示:
第二小组:挖掘坑道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简单。他们有忧伤有快乐,甚至还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我们认为他们指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脑力工作者。
第三小组: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爱生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是属于开拓进取的人。
他们是军事家、政治家之类的人,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
第四小组:在工场劳作的人,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或许会成为大师级别的人。要想成为后者,除了有天赋的才能以外,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劳动。
他们指那些发明家、工艺师、设计师之类的人。
第一小组:从他们刚才的分析概括中,我们感觉到作者肯定对时光珍惜,热爱生命的人赞扬他们勤于劳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强的精神。
教师小结:分析讨论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念和人生观,那就是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让生命更有意义,更为光彩。
五、深入研讨,问题探究
1、难句释疑。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整体把握,探明了主旨,但有没有理解得还不透彻的难句。请摘选出来,互相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⑴“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生1: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的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生2: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老年人更留恋生命,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黑格尔说过:“同样一句话,出自老年人之口要比出自年轻人之口厚重百倍。”
⑵“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生:它指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之类的东西不会改变。
⑶“那像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生1:联系上下文,“一只可爱的手”是不是指上文提到的“一切亲切的思想”呢?
生2:我觉得它指的是思想馈赠给他的东西。
生3: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它指的是忘记了时间忘我工作,所以好像延长了。
生4:我认为它指的是在同一段时间内,自己能做很多事情。而别人只能做一件,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
教师小结:这是开放性的问题,看法见解不必拘泥于一致,大家只要能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2、写法探究:
提问:作者只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便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即通过个别展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坚贞的志向,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发其人生苦短的慨叹。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会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2、成果展示:
对于远古的人,它是一部扑朔迷离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皆成沧海桑田,神话注解。
对于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关危塞,龙楼凤阁;阿房宫冷,铜雀名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盘中。
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万宏不息的鸿篇巨制。楚辞汉赋,关曲曹梦;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皆成绝版经典,千古传唱。
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园。暮云春树,沧桑几度;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
对于学子,它是一曲寒窗数载,苦读成名的歌。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换来金榜题名,振国兴邦。
七、课堂小结
冰心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你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你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犹如寂然无声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犹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辉煌的,如果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八、布置作业
1、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
2、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