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3 11:20:41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第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中国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习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构思新奇琳琅满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游人如织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2)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读。

(3)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4)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5)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6)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7)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8)理解“遗憾”。

(9)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0)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1)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2)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3)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 ……此处隐藏17662个字……并用四字概括内容。

2、出示学习要求,细读课文。

(1)“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并画下来。

(2)卖木雕的少年什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3、分小组学习讨论。

4、汇报交流。

5、相机点拨: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很遗憾?

(2)通过对男孩的语句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孩对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尊敬吗?(因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在工程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

(四)学习10—15自然段

1、朗读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圈套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中国人好感。)

3、“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要给他钱,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男孩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遗憾回国,展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他的淳朴与善良。)

4、有感情地朗读之一部分,从少年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他的质朴。

四、总结全文,展开想象

1、学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地体会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中国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才会发生课文中的故事。

2、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个非洲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略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 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c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

a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b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c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观,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师这也有三个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栩栩如生

c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犹豫-----遗憾------高兴-----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1)爱不释手

a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b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c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d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2)犹豫

a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b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遗憾

a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遗憾?

出示: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b“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艺品,我多么想把它带回国,但我又不能,确实让人挺遗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我”高兴什么,感动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四、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售”和“驮”。

2、看到这两个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简)

一、复习四字词语

二、从“我”的心理活动、少年的言行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1、我为什么而感到遗憾?

2、少年此刻也感到遗憾,他又是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

3、我感到很高兴,为什么而高兴?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为什么而感动?

6、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介绍补充资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从中,你觉得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2、夸夸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