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3-03-02 18:03:20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通用15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通用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一个百般无聊的晚上,我随手在女儿的书架上抽了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想打发一下时间,但没看几页,我已深深地被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所吸引,并一口气读完了它。

《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经历。在文章中,作者从小就是一颗令学校老师头疼的“怪味豆”。上课的时候,她总是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百遍,只因为学校的课桌和家里的抽屉不一样,;她会在绘画时,在桌子上留下道道蜡笔印;她会坐在窗边朝着马路上的广告宣传员大叫,只为看他们表演一会儿;……阳光一样灿烂的天性与传统学校教育格格不入,因此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

“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的教室: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巴学园”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巴学园”的教育方法: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巴学园”的运动会: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巴学园”的活动: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都是那么令人羡慕。

小豆豆在巴学园学到了什么?她又得到了什么?也许,回顾这短短的几年,小豆豆会发现,她似乎什么也没有学到,但那只是知识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上、人生上,小豆豆一定是受益非浅的。巴学园改变了小豆豆的人生观。在原来的学校里,小豆豆不但学不到知识上的本领,也许对人生的认识也将走上歧途。她不知道这一生,她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她的价值将如何表现,而在巴学园,她明白了真善美,学会了帮助同学,知道了如何表达她对周遭一切的爱。包括把泰明拽上大树,包括改变“齐声唱”,她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坚强的心灵捍卫着正义,守卫着巴学园——她心灵中的乐园,这一切将带着她走上一条正义之道。这就是巴学园对小豆豆的意义。

小豆豆是幸运的。首先她有一个明智的妈妈,当她在为女儿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学校时,却始终没有告诉小豆豆被学校退学的事。因为聪明的妈妈觉得,即使说了,小豆豆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而且还会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所以“等她长大以后,再找个机会告诉她吧”。她没有在回家之后厉声责问小豆豆,你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要离开座位?为什么……而中国的许许多多家长惯用的做法是,在教师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气。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个性,只会怪孩子不争气,不懂事。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小林宗作校长。“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小林校长是巴学园的灵魂。在这里,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可以说,巴学园是一所可以令全世界所有的学校都汗颜的学校,无论用“奇迹”还是“童话”来赞誉它都不过分。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异想天开,它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要求,但我觉得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巴学园不仅教给孩子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心、耐心和想像力等,还有让孩子们接近生活,在经历和体验中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所缺失的部分。

《窗边的小豆豆》描述的不仅是作者的童年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一种理想的教育制度。虽然从我们目前的教育来说无论是班级的人数、当前的教育环境都还不尽人意,但是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最后我特别的想到了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假期里,一想到即将与一年级的小不点儿打交道,我内心不免有些惶恐。这心事被一个同事知道后,她神秘地对我说:“推荐你读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读完后包你有所感悟。”就这样,我捧起了这本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一口气读完,我感触良多,脑子里总浮现出那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那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当然,还有那个既顽皮又可爱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很温暖的书,它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书中给我们描述的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主人公小豆豆在这里不仅学会了爱,还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这里珍藏了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本书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读来觉得非常有意思,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故事中的小豆豆本是个天真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女孩,因为与当下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而成为众人眼中的“问题孩子”,无奈之中,在妈妈的带领下,她来到了自己的绽梦之地——巴学园,开始了在这儿的精彩生活,最终成长为一个聪明又不失冷静,活泼而又十分礼貌的女生,而这一切,大部分要归功于小林校长,他是书中成熟、睿智的象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小林校长之所以成功,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思想地工作。“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成为富有个性的人。”这就是小林校长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当然,他不仅这样想,更是躬身实践着。你看,面对小豆豆长达四个小时的喋喋不休,他居然哈欠也不打一个;面对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泰明,他让所有孩子光着身子游泳,懂得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这个道理;当小豆豆因为不小心把钱包掉进了学校的 ……此处隐藏24218个字……天的课若还有时间,就去散步,在自然中学习生物物理美术。我的学校(也是中国几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节45分钟的课,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学目的需要达到、教学重难点需要突破,面对坐着的50多张小脸,一人平均连一分钟都摊不上。数不清的知识点,等不及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老师就将他们引导(多利用与学生未来紧密相连的成绩)到这节课的内容中去。()假如这节课在分析一篇小说,重点讲人物,那么他就不可以对窗外新冒出的绿芽感兴趣;假如下节课讲移情于景的散文,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那么他就不能对操场上突然出现的一位跑步者感兴趣。政治课上"责任"、"自信"、"善良"等等与人极相关的品性人格,书桌前的学生们人人有故事可讲,等不及让他们开口说,这些故事变成了书上一个个案例和一段段需要他们背诵的文字;历史课上每个故事以及对每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有问题想问,等不及让他们去问,他们要做的只是把这段故事年代人物背下来,把教材编著者已写好的功过背下来。等不及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感兴趣,吃透并提出质疑,十分钟的课间已经结束,下一节课开始的铃声已经响起,迎接学生们的将是另一堂课的一堆知识点,回到家后等待他们的是作业试卷背书还有辅导班。只有坐在电脑前,分析选择哪个角色、前进的路线、进攻的方式等等,他们有了纯粹属于自己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突然间,我理解他们为何喜欢打游戏了。

今天先写到这儿吧,明天早读后还有两个班的课,我要构思一下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内吃透说明文要素并会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等不及让他们都感兴趣了。

巴学园是真的存在过的世外桃源,是教育界中的理想国。我想要是在巴学园上学就好啦,在巴学园学习《我的旅行》那一课,我不会被罚站,说不定后来还会成为医生或者别的什么;突然又想我能在巴学园教书就好啦,哪怕只做一天"‘旱田’老师",我想我也会和小豆豆一样从心里唱出"我的学校,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的歌。可是没有巴学园,我也没在巴学园当老师,那么也要努力地做到让学生们都快乐地期盼着上学!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的女作家黑柳彻子的著作,她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小书。

小豆豆是作者儿童时代的昵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而“窗边的”这三个字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第一所学校上学时,被老师和同学排除在外的感觉。因为小豆豆老是像一粒粒的豆子那么顽皮地蹦来蹦去,十分淘气,而且好奇心也特别的强烈,对每样事物都充满了兴趣。上一年级的豆豆因老师受不了她“不寻常的逻辑”而被退学了。

后来妈妈带她来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细心爱护和教导下,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人人接受并越来越喜欢的好孩子,并奠定了她心灵爱和自尊的基础体系,成就了她辉煌的人生。

书中的小豆豆非常招人喜欢,她顽皮但又天真可爱、活泼开朗,她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书中有很多以小豆豆的孩子视角写的好玩故事,比如她不顾一切地向一张报纸跳去时,没想到却掉进了厕所的掏口里;还比如当她上厕所头往下看的时候,不幸她那五颜六色的钱包和白色蕾丝帽“啪”地一声掉进了厕所里……这些趣事都让人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小豆豆也很大胆和自信,她诚心诚意地帮助有残疾的泰明爬上“自己”的树并和校长勇敢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而且一直瞒着小豆豆,直到她20岁的时候,才告诉她当时是被退学了。用作者的话说,如果当她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十分沮丧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上学的兴趣了。

小豆豆是幸运的,拥有这样的妈妈的同时遇到了那位慈祥、温柔、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的小林宗作先生。

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就觉得校长很让人放心。校长先生说:“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小豆豆很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

“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艺术的亲切的倾听中,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觉得学校非常有趣。

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林校长并不像其它校长一样只追求孩子的成绩如何好,他热爱每一个孩子,总是对孩子们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而且还带给孩子们充分成长的自由,小林校长是一个伟大的校长。

这位以自己理想办学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韵律学协会,将韵律学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执教,后来自己创立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类似太极的徽记,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他创办的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学习环境,学习理念都和其他的学校不一样。

巴学园的教室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

巴学园的午餐是‘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

巴学园的教育方法是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

巴学园的运动会是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

巴学园的活动是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在大自然的环抱中一边学习一边放松,小朋友的许多疑问老师都一一解答,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便学会了地理、物理,生物等知识。

巴学园的校园生活是夜晚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

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这就是素质教育吧!然而,这又不单单是素质教育,这是一种爱的教育,用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教出的学生就会独立自信、优秀出色。

这本自传性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在扉页上写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由此可见先生对她人生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找到一种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们启迪,让我们也能从爱出发,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爱和快乐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